close
星期天上街。這在德國,原本只意味著:到街上閒晃作Windowshopping。

因為基於傳統(假日應該是全家一起在家休息的日子)、勞工工作時數的保障(德國人一週平均工作時數約在三十八小時上下)甚至一些些宗教因素(人必須要有假日休息才符合宗教教義)上的考量,德國的商家不但每天只營業到八點(有的甚至只到六點左右便關門休息,這還不包括社區型的商家還有中午一個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呢!),星期日還全部關店休息。這是法律的規定,你想開店勤奮賺錢養家活口?這可是犯法的,況且在信仰上面也是貪婪的象徵。不行!!

這在二十四小時都可以享受到各式各樣服務的台灣人眼裡,簡直就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情。明明失業率節節高昇,社會局需付出的補助越來越多,連帶地治安的安寧與否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但是基於前述的理由,他們還是對假日開店存有非常大的排斥感。

曾經問過Inge(我的語言交換),她對假日商店開門的看法。除了前面假日是家庭日,不能輕易改變此等觀點之外,她還說:假日開店這樣的措施,並不能真正帶動景氣的走勢,因為整體的消費並不會有所增加,而社會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大家要超時工作。簡言之,平常趕在晚間八點以前完成購物的人,會因為假日商店的開門而將原訂購物的行程改到星期假日,這樣一來,只是徒把購物的行程移轉到非工作日,整體的消費率並不會有所改變。因此她對這個議題是持反對意見的。

她的看法的確也道出許多反對假日開店的德國人的心聲。只是,這種「整體消費總額並不會改變」的想法,是不是能真正反映出一般人在消費時候的心態?經濟學的理論我不懂,但是簡單地舉個例子來說:

以前我在工作時,由於業務繁重加上幾乎不可缺的超勤需求,就算偶爾想要買點東西犒賞自己都抽不出時間來。但是在本院地下室有福利社、自助餐廳,旁邊的空間就輪流出租給一些賣水果、蜜餞點心或日常用品甚至衣物的店家來販賣物品。院內同仁若有中午休息時間前往福利社或自助餐廳消費的,多半也會趁機逛逛、看看順便買點東西。比如說剛好有賣好刷牙刷的或是有機牙膏的,也有賣襪子、指甲剪之類的,或者是自行在家烘焙手製餅乾的,甚至是賣兒童衣服、男士西服、女士服飾的。往往是經過、看到有喜歡的,價格合宜的就買下來了。如果他們不來擺,我們也沒時間出去買,他們來擺,我們受到實品展現的誘惑與刺激,考量商品的價格與需求,合適的便買下。

當然可以這麼說,有時後不免也買到一些一時用不著的東西,但是反而可以從此反面推論,消費需要的就是「刺激」,有刺激就有消費,不管是理智的或是盲目的。所謂整體的消費額度,其實只是一種假設,假設大家都是在「清醒」的狀態下購物, 然而人類的慾望是無限的,而消費其實就是一種慾望的滿足,既然慾望無疆界,那麼消費也應該不會有所謂的整體額度的存在。

德國方面在檢討整個社會瀰漫著的低迷的景氣,加上全球化競爭劇烈的因素,近來也漸漸開始有人對於假日商店一律必須關門的規定產生了質疑與挑戰。在去年十一月以及今年四月初,在科隆都個別有一個星期日,市中心的商店可以開放供消費者購物。前一次忘記是什麼原因錯過的,這一次,在我們即將離開之前,就得好好把握住這個絕佳的觀察機會。

就在四月二日當天,跟貓和學長一起上街去「玩」。看看德國人自己對於這樣的「例外」有何見解與看法?

只見當天的電車上面,異於昔時假日的孤單與寧靜,載著一波又一波的人潮前往市中心。在百貨公司、在主要購物街道、在人群聚集的廣場,平時假日只見三五鴿子駐足,當日觸目所見都是全家大大小小一起出動,也有青年男女一起約在市中心逛街喝咖啡購物,更多三五好友成群在街上喝啤酒看人潮。雖然老天爺不賞臉,天氣時陰雨時放晴,四月初依然春寒料峭,大家依然在假日的午後笑開了臉。更超乎想像的是,科隆大教堂邊的「西門町」~「Hohe Straße」,或許又適逢幾處小型的道路整修,竟然到處擠得水洩不通,街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塞人」情景:

滿滿的人潮擠在原本寬敞的街面上,大家緩步地挨著身子在購物大街上移動,時間長達二、三小時。雖然挨近他們身子時傳來的各色香水味薰得人頭暈,然而卻可以感受到人群心裡面的那種新鮮、好奇與興奮的感受。坐在肯德基的窗台邊饒有興味地由上往下望去,可以看見好幾位爸爸把興高采烈的小朋友架在肩頭上行走,轉頭看看鄰桌則是幾個小小孩從媽媽手裡接過薯條滿意地邊吃邊玩著手中的玩具,還有可能是在這邊長大的外國人,女兒似乎特地趁著休假日帶著兩老到這邊逛街購物吃東西。

然而,繞過這一帶沿著科隆市中心的行人徒步區走去,也看到幾間高級精品店大門、鐵門深鎖,門上高高地懸著一塊看板寫著:「今天我們不開店的理由。」,這下引起我的好奇心,湊上前去一看,寫了許多他們不開店的理由,大約都是說他們是為了「保衛傳統」、「堅持家庭日的相聚時光」,所以「今日讓顧客您向隅,明日一樣照常開店為您提供真心的服務。」,板子上這麼寫道。

我問貓:你們家以前一起出去逛百貨公司嗎?來自充滿愛的家庭的她笑著說:那當然,假日大家都有時間,全家一起去買東西買衣服,互相輪流好好品頭論足一番呢!

看到這邊,是否坐在電腦桌前的諸位也若有所思呢?

其實假日雖然形式上是全家共同休息的日子,但是家庭日裡面的活動,並不只限於坐在家中吃飯聊天或者到外地去觀光旅遊,到街上去逛街購物,似乎也不能排除在家庭日活動以外,不是嗎?

不是提倡消費或者是盲目的花費,畢竟使用這種理由來限制商店的開放時間,總顯得有種說不出來的牽強。其實我也常在假日大街上看到一對又一對的老夫妻手牽手在商店櫥窗前面東看西看,難道他們沒有想要進去好好看看並決定是否要買的慾望?

由此可以看見一個族群在面對一個新的改變時,通常都是以怎樣的態度來捍衛自己的習慣。理由至少千千百百種,唯一沒有考慮到的,或許就是面對世界在改變的勇氣吧?如果說維護傳統是一種堅持、一種美德,那我想不出來那些德國街頭的精品店為何要在這樣一個商店可以開門的週日,在門口貼上一張招牌說:我們基於以下…原因所以不開門。以此來「昭告」客戶他們的決心?如果他們認為這項傳統很好,那應該不會預期還有人會在這一天來到這裡並且看到這張說明吧!?

話說回來,事情總是奇妙地往天平的兩端跑,在人不能克制自己的情況之下。怎麼說?在台灣反而假日消費購物變成一種全家大小例行的公事,君不見假日人最多的地方就是:百貨公司、大賣場。甚至我聽過一個小朋友說:「假日最棒的就可以跟爸爸媽媽去大賣場買東西!」,而我一次可以看到最多同事的,除了辦公室以外,曾經是某次颱風假的下午的家樂福!

這怎麼說呢?唉,是國情不同嗎?有人太講究,有人又太貧瘠。無論如何,四月二日那天出去,回來貓的背包裡面突然多了幾瓶增加身體抵抗力的藥草滴劑,學長的背包裡面則多了一本世界大事年鑑,而我呢?我的口袋裡面則是多了一包我最喜歡的小熊軟糖。我覺得自己真真就像是個台灣人,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etz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